温州日报:谱青春之歌 让梦想飞扬 温州两名学子入围“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”
发表时间:2021-01-18浏览量:
赴一场生命之约,为无数家庭带来“生”的希望;怀揣着一颗初心,守护大山孩子们的求学梦,一首首属于他们的青春之歌正在徐徐拉开帷幕。日前,由教育部、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,人民网、光明日报社教育部、《大学生》杂志、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主办的“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”推选结果揭晓,温州医科大学黄君婷、米6体育app官网叶雪珍荣获“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”入围奖。
据了解,“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”推选展示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和宣传表彰大学生先进典型,充分展示高校大学生群体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,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生命之约,促器官捐献志愿首进医保卡
“成为医生是我从小的梦想,希望能够做一名生命‘摆渡人’,带领病人到达幸福的彼岸。”怀抱着这样的梦想,黄君婷考入温州医科大学,成为2017级临床八年制的学生,并加入了“生命之光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团”。经过多年的公益实践和深入调研,她发现传统观念仍是影响器官捐献成功率的重要因素,但目前基于家庭视角的相关研究非常少。于是,黄君婷带领团队志愿者们走过11个省份,深入10家红十字会、医院OPO组织,开展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。
在调研中,她提出了若干“提升器官捐献成功率的突破口”,并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,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的回信支持和鼓励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调研成果《生命的馈赠——器官捐献家庭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》,获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。作品中提出的对策模型不仅得到社科专家的肯定,还被全国及省市红十字会采纳。
不仅如此,黄君婷和团队成员还希望借助信息化的浪潮,实现器官捐献大数据的智慧互联。经过多次调研,他们创新提出“把器官捐献志愿加入电子社保卡”,这有利于医生在第一时间发现器官捐献志愿者,拯救更多生命。为实现这项试点,黄君婷和志愿者数十次走访相关部门,最终促成该创举在温州落地。中国人体器官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对此评价道:“这些大学生做成了我们没做成的事,如果在全国推广,将对中国器官捐献事业产生里程碑的作用。”
“知心”之光,点亮孩童心中求学明灯
“坚守、向阳、担当,争做新时代青年追梦人。”这是米6体育app官网教育mile米乐m62017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叶雪珍的座右铭,也是她的真实写照,“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,立志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,给留守孩子带去最好的教育。”
怀抱着乡村教师梦,叶雪珍加入温大“知心姐姐”志愿团队,并成为总负责人。这是一支用爱刻画10万余名留守儿童故事的志愿团队,叶雪珍延续25年来7200位知心姐姐的初心,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光与热。以教育促公益,改善留守儿童困境,叶雪珍发挥师范生专业优势,带领知心志愿队开展精准帮扶,开设八大类教育扶贫课程,3年累计开设线下课程600余节,服务了6000余名儿童。她还组织了乡村微舞台,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。
为了让公益“活”起来,叶雪珍还创新公益模式,主持《知心绘本——线上公益绘本教育》项目,开发了多种形式的原创绘本。通过搭建线上公益平台,该项目惠及了3000余名儿童,荣获2019年“浙江省互联网+创新创业大赛”银奖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叶雪珍接触了侨乡留守儿童群体。她便以“侨”为基点,累计调研2133名儿童,其中侨乡留守儿童1367名,并对其中典型的14位侨童开展深度调研,研究侨乡留守儿童的弱势处境,并开展实地教育关爱活动。她的侨童调研成果获省新苗立项、校课题立项、校优秀实践论文一等奖。